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教室狂想-裝置藝術教育-北屯四季藝術ESL

圖/文:賴育丞

當代藝術的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到國際藝術展覽繞一圈都可以看見。台灣當然也不例外,不僅在國內各地甚至在國際上也都有台灣當代藝術家在展演著。然而,台灣的藝術教育中卻出現了一個嚴重的斷層。大多數的藝術教育鮮少以當代藝術為教學重點,而多以應用美學為主流。換言之,台灣的藝術教育是以實務性為導向,當代藝術教育的市場在台灣相對的渺小許多。然而,這對台灣藝術與國際之間的接軌是非常重要的。當代藝術中鑑賞與創作的學習,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因此,在課程當中特別將這樣的創作思維融入,讓學生能夠有鑑賞及創作當代藝術作品的能力。

在國小二年級的藝術課程中,「空間」是這學期的教學主題。在藝術本體的範疇裡,與空間相關的創作形式中最直接的反射之一就是「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並且這是基本且又普遍的創作形式。但要將這樣的創作形式教育在對於當代藝術不怎麼熟悉的學生身上的確會有困難度,這必須要從如何「閱讀」的教學開始。在課程的起初,以簡潔扼要的方式介紹了藝術創作如何從「平面」中的創作跳脫到「空間」之中。同時,還需要介紹如何閱讀形而上的意涵。這對學生來說,的確需要時間來消化及吸收。也因如此,在第一堂課裡,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約略的瞭解。接著,直接讓學生開始討論及著手思考及創作。雖然能夠瞭解的學生不多,但也只能讓學生好好的去感受及思索。畢竟這和傳統的藝術教學所著重的外在形式及創意發想大為不同。無法要求學生按照所給的範例來模仿,或者給予如操作手冊般的步驟教學。 而是需要以學生自身的經驗及內心的感受出發,並且把這些抽象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學生真的需要一些時間將這些東西內化,並且透過學生之間彼此的語言來探索。

「裝置藝術」本身除了建築在上述的基礎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物件」(構成作品元件而非作品本身)與「空間」(泛指物件所存在的物理場域)對話。「空間」本身並不是「裝置藝術」課程所要探討的本質,而是「物件」在「空間」之中的存在關係。而這兩者的並存與對話才能共構出「作品」本身。換言之,當「物件」脫離「空間」後的單獨存在已經不再是「作品」,而是所謂的「文件」。除非這些「物件」在拆除過後能夠重新找到能夠對應的「空間」才能夠再度還原其「作品」的樣貌。因此,「空間」的本身雖非探討的對象,但卻是讓作品完整存在的重要元素。創作者必須在創作時需將「空間」納入考慮的元素才能與創作出來的「物件」相互結合。

此次「空間」創作所設定的對象乃為學生平日所熟悉的「教室」。這個對象物對於學生而言,是每天所接觸的,當然對於他所存在的熟悉感是強烈的。也因此,學生才能透過他既有的經驗來與創作相互連結。對於教學而言,這是讓學生最好的切入點,將他在平日受課的過程中對於教室的想像,甚至對於其自身所處空間的逃脫、跳脫或精神上的延異透過創作來具體化。這樣的切入方式對於學生而言,絕非難事。



這個主題的教學過程當中,其實也有受到其他班級帶班老師的質疑,認為藝術教育應該是以簡潔化的步驟教學,並且讓學生在每堂課達成預設的學習目標。台灣大多數的教育是按照這樣的模式來進行的沒錯,但在所謂「藝術學院」的教育中,教授當代藝術當然要能以「當代」或「後現代」的思維模式來教學才較能與主題密合。因此,課程的教授並非以漸進式的步驟來教學,而是將藝術創作依照不同的形式來分類教授。例如:時間歷時、記憶堆疊、懸吊與支撐等,不同的面相與議題來進行課程的引導與探討。這些引導都扣住「自身的經驗與感受作為創作的動機」的這件事情來發展,並且透過閱讀藝術家的創作來反射自身,將自己的內心探索一番。

在透過閱讀作品來了解「裝置藝術」的創作形式後,接著所面臨的就是學生對於創作的內在動機。在許多當代藝術創作中,和社會議題對話是創作中重要的元素。然而,學生對於社會所了解的程度不深,更不用說要能拿出批判的精神。這個部分,也只能回到學生平日生活的經驗與感知中去找尋創作的動機。這些動機往往會和當時生活環境所發生的事件相互結合,或者將內心的想像轉換為創作的題材。




作品:老鼠抓貓相反世界
作者:林欣儀、康祐華
這作品放在櫃子,是因為櫃子裡暗暗的
要讓大家想起自己做的壞事又回到自己身上。
此件作品是一個相反的對照關係「老鼠追貓,貓跑進魚的嘴裡」。這件作品具有相當程度的反動能力,他將平常「貓抓老鼠」的刻板印象進行顛覆。讓貓咪的身形變得比老鼠的體型還要嬌小,讓老鼠在後追著貓咪。此外,又將平常「貓咪愛吃魚」的概念相反呈現,成了貓咪跑進魚的嘴裡!這或許是作者平時對於權力關係的反動。作品被安置於陰暗的櫃子當中,試圖要讓觀者能透過這個隱密的空間屬性來觸發自省的氛圍,並且讓觀者思考因果之間的循環關係。作者不僅將自己的平時的感觸以趣味的創作來表現,更思考了空間之餘物件之間的關係。將作品隱藏在教室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書櫃中,也唯有觀眾能夠細心的察覺並且願意駐足細細閱讀這之間微妙的關係才能感受到作者精心營造的創作氛圍。



作品:恐怖懼屋
作者:江宸緯Willy
這是讓觀眾覺得恐怖還有恐懼。
繪畫創作中,若要表現讓人恐懼的感覺,或許可以透過冷暗的色調或令人感到恐懼的物件、角色來做為視覺的刺激。但,作者卻透過將危險的工具的再製,並且安置於通道中懸掛,讓經過的民眾感到壓迫。鋸子、斧頭、釣鉤、剪刀、鐵鎚等物件,本身就屬於危險的工具,而其懸吊的高度又設定為一般成人的頭部範圍。儘管作者所再製的是安全的材質,但就一般的成人經過總會感到些許的不安。畢竟在通過時必得還是要微微的低頭來躲過這些物件的對於通行的干擾。





作品:潛水艇
作者:吳竹樺
有三個人正在檢討怎麼把潛水挺搬到大海,因為他們想看看現在的情況

這件創作仿效了攝影師Slinkachu的作品,透過小人模型在真實空間中呈現微觀世界,猶如小人國存在於真實環境當中。而這位學生在周遭沒有水域的空間中放置一艘潛水艇,並附上操作告示牌。旁邊三個小人看著潛水艇及告示牌,正在檢討如何將潛水艇搬到大海。這不免讓人想像玩具總動員的劇情,倘若這些小人偶要將淺水艇放入大海,勢必比正常比例的人還來得困難。在此,作品讓觀者延展出了更多有趣的想像畫面。這也是這件作品的特色,透過小小的裝置就能讓人拓展出更大的情境空間。不只是視覺感官的作品,更是一個精神空間中想像世界的閱讀。將觀者的精神意念跳脫出原有的物理狀態,而進入了因想像而延異的想像世界。
 
圖:http://slinkachu.com/little-people




作品:動物快跑
作者:邱雯婕Sophie
我把作品放置在玻璃前,讓動物快跑,結果就撞牆了。

學生將「小鳥衝撞玻璃窗」的經驗轉換成各種動物快跑撞牆。這件作品其實是受到上課時所介紹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作品「撞牆」所影響。該件「撞牆」的作品是一件由九十九頭狼跳躍衝撞無形的牆所建構的大型作品。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這些狼一無反顧的衝撞這看不見的透明牆。當然原作的概念是與柏林圍牆進行對話,而學生的創作則僅能從實際的物理材質來探索。當動物面對因文明而產生的玻璃時,當然在沒有經驗的情形下會不斷的衝撞。這個狀態對於學生而言是個有趣的經驗回顧,當然也能夠透過這樣的創作來洞悉學生的自身經驗,是否曾經也如同這些沒有經驗的動物來對於看不見的牆壁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撞。



在這些學生的學習創作的結果來看,其實是可以看得見學生對於當代藝術作品閱讀能力的增加,並且轉化為自己創作的引子。因此,藝術教育不僅在媒材的接觸、感官的探索而已,更可以試著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當代藝術創作,從中學習並結合自身經驗來創作出能與國際藝術脈絡所接軌的創作形式。「裝置藝術」絕非唯一一個能與「空間」議題相關的創作形式,地景藝術、公共藝術、事件、錄相藝術、偶發藝術等,都能與「空間」對話。當代藝術的創作形式很多,如何創作或以和種形式創作似乎不是最重要的議題,更重要的是創作者自身的經驗以及自身與他者、社會的共同意識能否藉由不同的創作路徑來表現出來,並且引發讀者的共鳴。教育這種藝術創作方式的精髓才是當代藝術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本質。


參考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